明理时空第108期暨人文系列讲座第41期---今年物理诺奖的工作,为什么要用鸟叫命名?

更新于2018-10-29

 



撰稿:苏磊/摄影:苏丹丹

10月26日下午两点,物理所第108期明理时空暨人文系列讲座在m楼234报告厅举行。非常荣幸能够邀请到常国庆老师,常老师2012年获聘Helmholtz研究员,在德国自由电子激光科学中心创建了超快激光和相干成像实验室,担任课题组长,于2016年12月获得终身任职。2017年底,加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常老师的报告题目为《今年物理诺奖的工作,为什么要用鸟叫命名?》,2018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颁给了两项激光技术:Arthur Ashkin因发明光镊技术(Optical Tweezer),独享一半奖金;Gérard Mourou 和 Donna Strickland 因为发明啁啾脉冲放大技术(Chirped Pulse Amplification),分享另一半奖金。这两项技术的背后并无多少深刻物理可言,但它们开启了多个崭新的学科,为人类认识世界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强大工具,尽管出乎很多人的预料,但的确实至名归,许多学生慕名而来,现场座无虚席。

本次报告常老师为大家介绍了从激光到啁啾脉冲放大技术的发展脉络,分享诺奖背后的各种故事。常老师从基本的激光学知识向我们讲起,讲述了1961年激光的发现历史,引起了广大科研工作者关注,特别是军事方面,1964年由钱学森命名为激光。激光除了连续激光还存在脉冲激光,在此基础上出现了各种激光器.其中超快激光可以描述为 “挑战极限、与时间赛跑”,同时向我们介绍了脉冲的用途,其中光纤用于光通讯,不过光纤损耗偏大,随后就有科学家研究寻找更好的解决办法,1966年发现了降低光纤损耗的方法。脉冲在光线中传输会出现怎么样的现象,脉冲中不同的频率可以看到不同的折射率,频谱是时间的函数,脉冲很弱的话,就会在光纤中出现啁啾的形式,啁啾也可理解为鸟叫声频率随着时间的变化,因此解释了为什么用鸟叫声命名今年的诺奖。随后常老师还讲述了超导脉冲的获得方法,超快激光在疾病诊断,激光手术和工业加工等方面的用途等内容。报告的结尾常老师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了做科研的关键词:尊重,机遇,好奇心,与人为善和质疑的精神送给大家。常老师的报告语言生动幽默且易懂,在场的同学们认真聆听,受益匪浅。

交流环节

《明理时空》成员与常国庆老师合影

Baidu
map